费县第五中学小学部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学计划 | |||||||||||||||||||||||||||||||||||||||||||||||||||||||||||||||||||||
2025-05-28 作者: 点击数: | |||||||||||||||||||||||||||||||||||||||||||||||||||||||||||||||||||||
|
|||||||||||||||||||||||||||||||||||||||||||||||||||||||||||||||||||||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贯彻落实县教体局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师生快乐学习,幸福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师德理论,全体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思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学生而不放纵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不粗暴对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而不歧视、挖苦学生;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大方、从而真正成为学生钦佩的“灵魂工程师”,人民满意的园丁。 2、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有教师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途径,我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3、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外出培训教师回校做专题汇报。让全校教师在各种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4、把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报告会、教材通研。每名教师上先行课纳入常态,先行课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切实让集体备课发挥作用。所有教师充分利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教师读书要先读教师教学用书,另外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再读一本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书。 5、组织开展教师论文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6、组织开展作业设计活动。为加强教研室对教师学科课程研究能力,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提高教师自主设计作业能力,实现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5月份,组织开展作业设计评选。 7、组织开展教师学科基本功技能大赛。为提高教师的学科基本功,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5月份,组织开展语、数、英、科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学科基本功技能大赛活动。 8、组织开展联盟教研活动,参加第三届联盟教研节。 积极参与联盟校内集体备课,提升备课管理实效。积极参与联盟校扎实推进教学示范,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谋求学校互助共赢。 9、按时组织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学校继续以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课堂实践→听评课→上课→问题反思的“一体化”教研模式每周举行教研活动,发挥备课组的智慧,提高集体教研质量。各备课组将积极参与教学联盟的各项教研活动。 10、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选择合适专业书目,要求读书有记录和读书笔记。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和课后反思,组织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科素养。 (二)常规教学管理 1、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我们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提高。 2、加强常规管理、按照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计划、课表编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环节上。从质和量上,对各项指标都做出明确要求,形成常规检查、常规管理制度。 3、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案中应呈现知识点,教法和学法,活动方式,课后反思,鼓励教师创新性的处理教材,鼓励教师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4、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也是展示教学成果的关键。要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力求做到四“要”。即:备课要实、上课要活、师生要亲、反思要深。本着“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原则,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路子,探索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强化书法教学。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保证书写指导时间,启用校本书法课程,观看书法教学视频,规范书写指导。把规范书写,当做学生素养展示内容之一。 6、作业管理 (1)根据教育局规定的小学生学业状况的基本要求,各位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除了量要适度外,还要注重质的要求,所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和梯度性。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要指出错误或不当之处,有批改日期,有鼓励性评语,有等级、作业批改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养成自我检查和订正的习惯,有二次批改,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班级布置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了专栏,比如“学习园地”“个性展示专栏”等。 7、规范考试。严格执行上级有关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的要求,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统一的无纸笔测试。三年级根据县教体局规定进行检测,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统一的纸笔测试。 8、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继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教研内容定为读书论坛或外出学习汇报或集体备课,开课,听课、研课、议课、磨课、校本培训、课题组活动等。教师也可以结合本校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开展“问题”研讨,在评、议、研中互学共进,学校将积极为广大教师创造再学习的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9、实行由各教研组长对各教研组成员的作业、教案、计划、反思、听课记录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优秀做法,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10、继续开展“推门听课”,听课时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德育育人、安全教育,环保知识教育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细致深入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从中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及时反思调整,促使教育教学水平上新台阶。 (三)学生习惯培养 1、全体教师都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向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引导教育好学生认知、实践、主动思维,各学科教师要利用课程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维引导活动。 (四)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素养 1、开展小学生科学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全校小学生科技水平、科学素养,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继续组织参加全县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 2、全面实施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在全校推行课前三分钟展示,作为语数英三科课堂教学前的“规定性动作”,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挖掘内在潜能,促进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数学学科继续坚持课始1分钟运算能力快闪式练习,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素养。 3、全面开展数学讲题小达人。 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全校所有班级全面开展“讲题小达人”活动,各教研组要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教务处将跟踪调研推进,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4、继续开展学生“大阅读”活动。学校举行“语文、数学、英语、生活、自然”全方位的“大阅读”活动。学生的阅读要按阅读书目,采取每个班级图书漂流同读一本书的方式开展;学校每学期组织读书展示活动,如读书汇报演出、讲故事、读书征文等,保障大阅读的实效性。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是全校的“大阅读”时间,通过举行读书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阅读成为习惯,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5、实施好“双姿写字”教学常抓不懈。写字是人的一项重要基本素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更是促进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形成的重要的发展时期,抓好小学阶段写字教学,这对培养和塑造具有核心素养的接班人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各教研组要制定有效的写字教学实施方案,坚持所有上课老师时时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坚持每周开设一节书写指导课和每天15分钟写字练习;学校开展写字评选活动,开设班级优秀书写作品展示专栏,构建师生规范书写氛围。 6、组织开展学生实验操作。科学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7、广泛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为了使社团活动规范化、系列化,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托课后服务,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具体工作计划安排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