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机构职能 领导信息 规划计划- 财政信息
- 旅游
-
行政执法公示
-
养老服务
-
优化营商环境
-
社会救助
-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
教育专题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险
-
稳岗就业
-
食品药品监管
- 脱贫攻坚
-
环境保护
- 公共资源配置
- 国资国企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社会信用体系
- 优化服务
-
应急管理
- 涉农补贴
- 乡村振兴
-
公共文化体育
- 审计公开
- 市场监管
-
政府公报
- 2025年第三期
-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 2024年第二期
- 2024年第一期
- 2023年第四期
- 2023年第三期
- 2023年第二期
- 2023年第一期
- 2022年第四期
- 2022年第三期
- 2022年第二期
- 2022年第一期
- 2021年第四期
- 2021年第三期
- 2021年第二期
- 2021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二期
- 2020年第三期
- 2020年第四期
- 2019年第一期
- 2019年第二期
- 2019年第三期
- 2019年第四期
- 2018年第四期
- 2018年第三期
- 2018年第二期
- 2018年第一期
- 2017年第四期
- 2017年第三期
- 2017年第二期
- 2017年第一期
- 2016年政府公报
-
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
工作机构
-
组织领导
-
业务培训
-
工作推进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费县杏园学校2024-2025学年度工作计划 | ||||||||||||||||||||||||
2025-05-26 作者: 点击数: | ||||||||||||||||||||||||
|
||||||||||||||||||||||||
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制定本学年度工作计划。 一、教学工作 (一)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打造专业化、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二)具体措施 1.优化教学过程管理:要求教师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备课环节中深入研究教材与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授课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创新教学方法与技术融合: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高效课堂。 3.强化教学研究与协作:大力推动教师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在听评课活动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安全工作 (一)工作目标 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增强师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具体措施 开展全面安全排查:开学前,由安全科牵头,联合德育处、总务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环境安全可靠。 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无论是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还是校园设施设备的使用,都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三、德育工作 (一)工作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丰富德育活动形式:继续坚持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传统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拓展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细节入手,制定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加强日常行为管理。通过榜样示范、监督检查、表彰奖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