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机构职能 领导信息 规划计划- 财政信息
- 旅游
-
行政执法公示
-
养老服务
-
优化营商环境
-
社会救助
-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
教育专题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险
-
稳岗就业
-
食品药品监管
- 脱贫攻坚
-
环境保护
- 公共资源配置
- 国资国企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社会信用体系
- 优化服务
-
应急管理
- 涉农补贴
- 乡村振兴
-
公共文化体育
- 审计公开
- 市场监管
-
政府公报
- 2025年第三期
-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 2024年第二期
- 2024年第一期
- 2023年第四期
- 2023年第三期
- 2023年第二期
- 2023年第一期
- 2022年第四期
- 2022年第三期
- 2022年第二期
- 2022年第一期
- 2021年第四期
- 2021年第三期
- 2021年第二期
- 2021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二期
- 2020年第三期
- 2020年第四期
- 2019年第一期
- 2019年第二期
- 2019年第三期
- 2019年第四期
- 2018年第四期
- 2018年第三期
- 2018年第二期
- 2018年第一期
- 2017年第四期
- 2017年第三期
- 2017年第二期
- 2017年第一期
- 2016年政府公报
-
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
工作机构
-
组织领导
-
业务培训
-
工作推进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费县第二中学劳动课开设工作方案 | ||||||||||||||||||||||||
2025-05-26 作者: 点击数: | ||||||||||||||||||||||||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应有地位,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纲要,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工匠精神”的具体运用。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而著称,心灵手巧、巧夺天工发明创造更是闻名天下。如何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学校就应该加大劳动教育的育人力度,杜绝高文凭低技能的“天桥把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只有经过劳动才能够实现。 我校劳动课牢牢把握六个目标 一是通过劳动教育,构建认知世界的方式,改变人们普遍热衷的“纸面成长”和“课业辅导”的偏向。 二是通过劳动教育,习得参与社会的基础技能,发挥劳动教育底层操作系统的支撑作用,改变人们过分照料、过度呵护、过度书面学习的倾向。 三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发挥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和综合育人的核心价值。 四是通过劳动教育,学习知识运用、整合、联结等高阶思维和能力,发挥劳动教育真实场景、支持情境建构和知识迁移的“专业功能”,改变人们普遍淡化关注社会背景的专业盲区。 五是通过劳动教育,炼制观察、好奇、想象、分析、综合、解释、假设、预估、判断、评价、创新等人工智能时代众多不可复制的关键能力,改变人们普遍担心能力短缺的焦虑心态。 六是通过劳动教育,让知识可视,让学习可见,让思维深化,增强输出式学习、创新性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转变长久以来唯分数、唯书本、唯训练、唯考试的顽瘴痼疾。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劳动教育的深层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增强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我校劳动课的开设方式 一是课程内容系统化,可把所有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在真实环境完成真实任务的事项,都设计为劳动创造类课程,融入创意、创新、创客、创业等要素,统筹纳入劳动创造课程体系,如打理家务、种植、学做一顿饭、体育训练、社区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学科实践、美化绿化校园等,多从“通识教育”“核心技能”“坚毅品质”“社会研究”“学会创造”等理念视角给以定位。 二是课程实施渠道综合化,通过“劳动日”和“日劳动”等形式,强调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打通、家庭社会参与,邀请家长委员会或社区专家支持,逐渐构建“社会化”的联合联动机制。 三是课程实施形式深层化,参考项目式学习,引进任务驱动、情境探究、实践实验、协作分享等要素,学生或学习小组自主提出活动方案,记录实施过程,撰写总结报告,参加展示交流。 四是课程形态统整化,劳动教育不宜零散设计,采取“大项目制”,按照一个月、一个学期,或一个课程板块安排,既解决课时局限、浅尝辄止、不成体系的问题,又能强化完整学习和全面育人的功效。 五是课程形成评价化,引导学生真实劳动、真实学习、真实研究、真实创造,在过程中把观察、阅读、数据采集、资料检索、研究设计、作品创制、劳动作业、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融为一体。 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 我校学生的劳动课程均按学时计入学分,并拍照作为佐证,上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展报告平台,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和参考。 费县第二中学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