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机构职能 领导信息 规划计划- 财政信息
- 旅游
-
行政执法公示
-
养老服务
-
优化营商环境
-
社会救助
-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
教育专题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险
-
稳岗就业
-
食品药品监管
- 脱贫攻坚
-
环境保护
- 公共资源配置
- 国资国企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社会信用体系
- 优化服务
-
应急管理
- 涉农补贴
- 乡村振兴
-
公共文化体育
- 审计公开
- 市场监管
-
政府公报
- 2025年第三期
-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 2024年第二期
- 2024年第一期
- 2023年第四期
- 2023年第三期
- 2023年第二期
- 2023年第一期
- 2022年第四期
- 2022年第三期
- 2022年第二期
- 2022年第一期
- 2021年第四期
- 2021年第三期
- 2021年第二期
- 2021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一期
- 2020年第二期
- 2020年第三期
- 2020年第四期
- 2019年第一期
- 2019年第二期
- 2019年第三期
- 2019年第四期
- 2018年第四期
- 2018年第三期
- 2018年第二期
- 2018年第一期
- 2017年第四期
- 2017年第三期
- 2017年第二期
- 2017年第一期
- 2016年政府公报
-
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
工作机构
-
组织领导
-
业务培训
-
工作推进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临沂市工程学校劳动教育发展报告 | ||||||||||||||||||||||||
2025-05-26 作者: 点击数: | ||||||||||||||||||||||||
|
||||||||||||||||||||||||
近年来,临沂市工程学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怀与大力扶持下,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秉承崇德智知,长善精技的校训,坚持职教高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坚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术型后备人才为根本任务和坚定追求,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和临沂市工程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机制。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以发挥课堂主阵地为载体,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校外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努力拓展多维劳动途径。 一、建立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1.打造优质劳动实践基地,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我校设立有技能大赛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劳动实践基地,是我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法制教育、生存体验、国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坚持“从学校走入社会,从课堂走进生活,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学形式,坚持多样性、灵活性、系统性原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专业实践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2.拓展劳动教育渠道,做实研学实践活动 我校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专业实践和岗位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进行校外实习等劳动实践,拓展劳动体验空间。立足教育性、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确保安全性。 二、构建劳动教育推进网络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渗透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课排进课表,并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实际和发展特点,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 同时建立劳动志愿服务队,增进实践体验。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机会,培育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成立学校志愿服务队。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在劳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三、创建多样化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学生劳动技能体验 活动是数育的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五结合”,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结合专业实践和校外实习等活动,开展学生劳动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同时学校积极构建家校共育途径,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由家长参与,监督,引导、教育、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还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布置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