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划计划
临沂​市工程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5-28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fxjyj/2025-000049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5-05-28
 文  号   发布机构  费县教体局  有效日期 
 信息类别   公开范围  全社会
 公开程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办学成果与荣誉

1.学校成功入选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立项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2个专业的省级特色化专业。

2.职教高考成绩优异,本科进线连续三年本科进线率全市第一。

3.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在2023年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奖42项,位居全市38所中职学校第三名;在2024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2项,有14个赛项代表临沂市参加山东省省赛;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多个奖项,共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代表山东省与全国67支队伍同台竞技,斩获团体奖铜牌。

(二)师资队伍建设

1.现有在编教职工412人,包含新招聘高学历年轻教师10名,聘任校外企业工匠兼职教师55人,教师人数拓展至463人,师资队伍不断扩大。

2.学校引进对口高学历、高技能专业人才,教师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24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省三等奖1项;在临沂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三等奖4项;在思想政治课程领域,思政教师团队荣获三等奖1项;在临沂市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项。同时,今年学校获评市教学质量奖6人,县教学质量奖69人,县优秀教师22人,县模范班主任11人。

(三)教学与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成绩显著,2024年3月,学校8个专业有5个专业评为A档次,3个专业评为B档次,且计算机应用以及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位列总排名A类第一名;两门课程成功立项2023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其中《图形图像处理》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山东拟推荐课程;四位老师被列为中等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学校党委书记朱士东被列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专家。

(四)学生培养与活动

1.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社团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表演、开学典礼文艺汇演等活动,还组织开展了春季和秋季田径运动会比赛、红歌比赛等,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防诈骗、禁毒、药品滥用、交通安全等内容的法治报告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招生与规模扩张

连续四年招收新生超2200人,连续3年择优录取。现有在校学生7167人,136个教学班,规模不断扩大。在成功探索与省内知名高职院校三二连读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今年9月完成共计700人的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根据鲁教职函〔2024〕10号文件公布的专业试点名单,科学合理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七个专业,学生在校就读五年,毕业后即可获得大专学历。为适应社会和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学校积极申报增加互联网络技术和机械和数控技术应用两个初中后五年制高等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融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费县特色手工艺传承课程,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到2025年,完成至少5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开发3-5门校本特色课程。

2.大力推广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预计到2025年,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方法的比例达80%以上。

(二)高水平学校建设中期验收与推进

2025年,学校将全面总结高水平学校建设的中期成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进一步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还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完成高水平学校建设的各项任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启动

2025年,学校将与青岛理工大学深化合作,正式启动“3+4”中职本科贯通机械工程专业的招生工作。该项目旨在通过中职与本科教育的无缝衔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计划每年招收80名学生,学生在我校就读3年,在本科院校就读4年,毕业后可获得大学本科学历。下一步学校将根据青岛理工大学的专业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基础学科教育,确保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后能够顺利进入本科阶段。

(四)国家开放大学专业申报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在我校挂牌成立,2025年,学校将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的平台,积极申报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管理等。通过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将为当地农民、返乡创业青年等提供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工匠学校挂牌成立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2024年,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工匠学校,下一步工匠学校将依托学校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传统工艺、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特色经济发展。学校还将邀请行业专家和技能大师担任导师,通过“师徒制”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校企协同育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5年,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结合“3+4”中职本科贯通项目,探索组建“中职+本科+企业”联合教研团队,定期开展教学标准研讨,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推行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双导师制”,通过校企协同进行技能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另一方面,推行招生招工一体化,针对县域主导产业实施“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学生能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运营,了解行业动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将培养更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塑本科梦

2025年,学校将继续加大对职教高考和普职融通教育的投入,引进优秀教师,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基础学科教育,增强专业技能指导,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职教高考进入本科院校。同时,学校将加强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在职教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学校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八)技能大赛力争再创新绩

2025年,学校将继续加大对技能训练的投入,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将扩建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同时,优化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结合大赛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同步提升,为参赛打下坚实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学校力争在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夺得更多奖项,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职业教育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关闭窗口